所有抵达勘察加的人,第一件事便是前往北洋水师的驻地,学习《勘察加金矿开采管理章程》。
水师官员在码头搭建了临时帐篷,将章程张贴在木板上,逐一讲解:“第一,所有淘金者需在水师登记备案,领取‘开采许可证’,无证开采者一律没收所得;第二,开采区域由水师统一划定,分为‘商户开采区’与‘个人开采区’,不得越界;第三,严禁破坏山林、水源,违者重罚;第四,矿税按月缴纳,水师会派专人上门收取,绝不允许任何人偷税漏税……”
百姓与商户们认真听着,看到章程里写着“水师保障所有淘金者的安全,若遇危险可随时向就近的水师哨所求助”,心中的最后一丝顾虑也消失了。
张姓富商在登记时,直接向水师官员表示:“愿意缴纳双倍矿税,只求能优先挑选开采区域!”
水师官员按照章程,将一处探明储量丰富的砂金矿划给了他,并派了十名水师士卒,协助他搭建矿场营房与防御设施。
拿到开采许可证后,所有人都马不停蹄地投入到淘金生涯中。
商户们的大型矿场,迅速在划定区域内搭建起工棚、冶炼厂、仓库,老工匠们指导矿工使用“重选法”“混汞法”等技术淘金,每天都能产出大量金砂与金块;个人淘金者则分散在河流两岸,手持淘金盆,在水中反复淘洗砂砾,虽然效率不如大型矿场,却也时常能淘出细小的金砂,每当有人高喊“我淘到金了”,周边便会围拢起一群羡慕的目光。
勘察加半岛的水师驻地周边,一夜之间变得热闹非凡。
商户们开设的商铺、酒馆、客栈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——商铺里售卖着从大明运来的布匹、茶叶、瓷器,还有本地捕猎的兽肉、捕捞的海鱼;酒馆里挤满了劳累一天的矿工,喝着烈酒,畅谈着淘金的收获与梦想;客栈里住满了刚抵达的淘金者,打听着哪里的矿脉更容易出金。
甚至有人在驻地附近开设了“淘金工具铺”,专门售卖淘金盆、矿镐、筛子等设备,生意火爆。
水师将士们的生活,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商户们按照章程,定期向水师缴纳矿税,还主动送来大量棉衣、被褥、粮食与蔬菜,“感谢水师保护矿场安全”;商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,让将士们不用再依赖朝廷调拨,随时能买到需要的东西;作坊里打造的优质工具,让修缮战船、加固营寨的效率大大提高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