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吏凑上前,盯着秤杆上的刻度,眼睛瞬间瞪得溜圆,声音都带着几分颤抖:“启禀陛下、太子殿下,这一串土豆,足足四斤二两!”

        听到这个数字,朱高炽的眼睛顿时一亮——这还只是单株的产量,按照试验田的种植密度,每亩有上千株土豆秧,如此算来,这一亩地的总产量,绝对不会低于预期!

        想通这一点,他顿时拍了拍手,看向身边早已跃跃欲试的满朝文武,笑着说道:“行了,大家都动手吧!先把这块试验田的土豆全部清理出来,让咱们亲眼看看,这土豆到底能产多少!”

        他心里暗自盘算——满朝文武都是现成的“劳动力”,不用白不用,既能加快收获进度,又能让他们亲身感受土豆的高产,往后推广时也少些阻碍。

        随着他的话音落下,官员们再也按捺不住,纷纷走进田垄间,有的用锄头小心刨土,有的弯腰捡拾土豆,连平日里养尊处优的翰林院老臣,也放下了架子,蹲在地上仔细搜寻着土里的土豆。

        眼见刨出的土豆越来越多,一个书吏根本来不及逐一称重,只能先将土豆整齐地堆放在一旁,形成了一座小小的“土豆山”。

        朱元璋看着不断增高的土豆堆,眼睛瞬间瞪得滚圆,索性也不顾帝王威仪,撸起龙袍的袖子,带着太子标与马皇后亲自下场——马皇后负责将土豆上的泥土拂去,太子标帮忙搬运,朱元璋则亲自扶着秤杆,一边盯着刻度一边高声报数,忙得不亦乐乎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半个时辰,草席上的土豆就已经堆成了一座小山。

        朱元璋直起身,擦了擦额头的汗珠,扭头看向一旁记录的书吏,语气急切地问道:“那个谁,现在一共多少斤了?”

        书吏连忙捧着账本上前,咽了口唾沫,战战兢兢地回答:“启禀陛下,已经快四百斤了!”

        四百斤!按照大明一石一百二十斤的标准换算,这就是三石多,接近四石!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