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二一家被分到了辽阳附近的一个新村落,名叫“安乐屯”,和他们一起去的还有二十多户人家,都是从山东、河南来的流民。

        护送他们去村落的是两个辽东士兵,赶着两辆马车,车上装着大家的行李,还有朝廷提前备好的棉衣和被褥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咱们走的是新修的路,好走得很!”士兵一边赶车一边说,“安乐屯的房子都盖好了,水泥红砖砌的,比你们老家的土坯房结实,冬天也暖和!”

        马车走了约莫两个时辰,穿过一片刚开垦的农田,远远就看到一片整齐的房屋——不像老家的土坯房那样东倒西歪,而是一排排顺着地势排列,间距均匀,看着就透着规整。

        走近了才看清,这些房子都是用红砖砌墙,砖缝里抹着平整的水泥,连风吹雨打的痕迹都没有;屋顶盖着青瓦,瓦檐整齐地叠在一起,还装了排水的陶管,下雨时雨水不会顺着墙流;窗户框架是新做的木头,上面糊着白净的纸,阳光能透进去,屋里肯定亮堂;每户人家门口都围了个小院子,院墙用碎石垒成,不算高却结实,院子里还搭好了一人多高的柴火垛,柴火劈得整齐,一看就够烧一阵子。

        村口的空地上竖着一块半人高的木牌,打磨得光滑,上面用红漆写着“安乐屯”三个大字,字体方正,老远就能看清;木牌旁边围着不少村民,有男有女,有老有少,都是之前来的移民,有的手里还拿着刚蒸好的窝头,有的端着热水,见他们的马车到了,都笑着迎上来,声音热乎得很。

        第615章安乐屯!移民的感动!

        “来啦!一路累坏了吧?快进屋暖和暖和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俺家刚烧了炕,先去歇会儿,晚上一起吃顿热乎饭!”

        还有人主动过来帮着卸行李,一点不生分,像招待自家亲戚似的。

        一个姓周的里正走过来,手里拿着一份地契和一张图纸,递给王二:“王二,这是你家的地契,二十亩地,就在村东头,地势平,浇水也方便;这是你家的房子,三号院,进去看看合不合心意!”

        王二接过地契,手指摸着上面的字,只觉得眼眶发热。他跟着周里正走进三号院,推开木门,里面的景象让他愣了神:屋子分里外两间,外间有个新砌的灶台,灶台上摆着一口铁锅;里间有两张木床,床上铺着稻草,还放着两床新被褥;墙角堆着一袋土豆种薯、一袋玉米种子,旁边还有一套崭新的铁犁、锄头和镰刀——都是朝廷给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