礼部官员引着使者们走进一间讲堂,先生正讲解《大明律》中“仁政爱民”的章节,学子们不时举手提问,气氛热烈。
真腊使者凑近书架,小心翼翼地抽出一本《农政全书》,翻开一看,里面详细记载着各种农作物的种植方法,他连忙对身旁的随从说:“快记下来!这些方法带回真腊,定能让百姓的收成再翻一倍!”
占城使者则驻足于书画展前,看着学子们绘制的《大明疆域图》,当看到真腊、占城的位置被清晰地标注在大明疆域内时,眼中泛起了安心的光芒——能依托如此强盛的大明,自家邦国再也不必担心被周边势力侵扰了。
蒙古使者站在角落,听着学子们诵读“天下大同”的理念,心中愈发沉重。
他想起以往蒙古部落与大明的战争,每次都是以失败告终,如今大明不仅军力强盛,更有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,想要与之抗衡,简直是痴人说梦。
女真使者则盯着藏书楼里的典籍,暗自心惊——大明不仅有强大的军队,还有这么多有学识的人,难怪能治理得如此井井有条,他们部落里识文断字的人寥寥无几,根本无法与之相比。
最后一站,是大明的军器局。
刚靠近军器局,便能听到里面传来的打铁声,铿锵有力,充满了力量感。
走进局内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排列的新式火炮,炮身锃亮,炮口直指前方,仿佛随时准备喷发怒火;旁边的架子上,摆放着各式火枪,枪管细长,做工精湛,还有一些士兵正在操练,火枪齐射时的声响震耳欲聋,硝烟味弥漫在空气中。
“这便是大明的火炮?”阇耶跋摩八世走到一尊火炮前,伸手轻轻抚摸炮身,眼中满是敬畏。
他曾在南洋见过大明水师的战船,却从未近距离看过如此精良的武器,有这样的军器支撑,大明的军队怎能不强大?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