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你挑我推算的时辰不够“吉”,明日我质疑你拟定的仪仗犯了“冲”,后日他又来请教若遇阴雨该如何“顺应天时”……

        整个朝廷为太子妃遴选之事,陷入了一种奇特的、全员高度紧张又互相使绊子的忙碌状态。

        而端坐龙椅之上的康熙,看着底下臣子们为了“尽善尽美”而“精益求精”(互相折磨),反而觉得颇为满意——看来臣工们都和他一样重视此事,都在竭尽全力嘛!

        唯有毓庆宫的太子爷,听着何玉柱打听来的各部院扯皮的最新战报,只能无奈地扶额,再次默默吩咐:“再去库房挑些安神补脑的药材,分送……嗯,这回三家都送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这场由太子妃遴选引发的、蔓延于内务府、六部与钦天监之间的“暗战”,持续了约莫大半个月。

        起初,只是内务府和六部单方面给钦天监找茬,钦天监疲于应付,原本观星测候、推演历法的清闲日子一去不复返,取而代之的是埋首故纸堆,绞尽脑汁应对那些刁钻古怪的“天学问答”。

        老监正熬得眼睛都红了,对着手下博士哀叹:“造孽啊!早知今日,当初皇上赏茶时,老夫就该躲起来喝!”

        但钦天监毕竟也不是吃素的,被逼到极处,也豁出去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本着“要死一起死”的原则,他们开始了精准反击。

        比如,礼部精心修订了无数遍的大婚仪程草案好不容易呈递御前,康熙刚略一点头,侍立在旁的钦天监官员便会状似无意地沉吟道:“皇上,依臣愚见,此番仪仗途经玄武门之时辰,似与今日星图所示之‘小耗’方位略有重合……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