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四阿哥为十三阿哥胞弟)

        康熙二十八年,《尼布楚条约》落定乾坤,赫舍里氏虽功耀朝野,却仍敛华守静,不矜不伐。

        这般持重之风,恰合圣心,更添天颜霁色。

        康熙二十九年,漠西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的野心已如草原野火,熊熊燃烧。

        自统一天山南北、吞并喀尔喀蒙古后,他倚仗沙俄的军火支持,不断向清廷的底线逼近。

        年初,噶尔丹率三万铁骑,如狂风般席卷漠南,直逼乌珠穆沁部,距京师仅七百余里。

        京师震动,米价飞涨,九门戒严,八旗精锐尽出,连每牛录都抽调八人戍卫,几近倾国之力。

        康熙震怒,朝臣哗然——自三藩之乱后,大清何曾受此威胁?

        噶尔丹狡诈非常,先以“追击喀尔喀残部”为名,实则步步蚕食清廷藩篱。

        他遣亲信率偏师佯动,诱使清军斥候误判主力方向,自己则暗渡乌尔扎河,设伏黑山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