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京都日报销路是面向全国的,不说其他,就去年参加高考的青年就足足有五百多万人,这还不算初高中在读生,以及一些觉得自己考不上大学,没胆子报名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咱往低了说,这本书卖个二三十万本不难吧?你们算算邓红曼同志能够分多少钱。

        相比之下,五百块真不算什么,不过是我们报社的一点诚意罢了!”

        邓父邓母忍不住低头掰着手指算,一本五毛,二十万本那就是……五块、二万……十万块?!

        “十万块?”邓父瞪大眼睛。这叫人话吗?他怎么觉得脑子有些跟不上了?

        江胜景笑着点头,“叔,您以为呢?这稿费的支付方法,可是国家承认的,只要卖的多,邓红曼同志赚的也多。

        当然了,她得保证故事足够精彩,让读者们心甘情愿地掏钱购买。

        不然,这套书就卖出去几百本,我们不光没得赚还得往里面贴钱呢!

        有句话可能你们没有听过,风险越大承担的责任也越大,收益自然成正比跟着高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什么钱都不容易赚,再说了,这大几万、十几万的钱,又不是一次性赚的,得分批收到,可能三五年,甚至一二十年。

        而且稿费的税收比较高,百分之一二十呢,这么一算,其实也没多少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咋就没多少!十万块哪怕二十年,那一年也有五千块,一个月那可就是四百多块,即便交税后也有三百多,比他们一家一年攒的钱还要多呢!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