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皇帝就该垂拱而治,将天下大政委托给圣人来治理。
于是,王安石二次拜相后,不过两年就再次罢相!
先帝已经无法接受,王安石事事以老师的态度,用师傅的口吻,来教导他、指导他、规劝他了。
王安石也接受不了,昔年以弟子、学生的态度,向他求教,请他辅佐的官家,不再愿意听他的,开始急躁的、迫不及待的想要在三五年内就毕其功于一役。
这对师徒终于是分道扬镳。
本质上,这是君权和相权的冲突。
是皇帝应该乾坤独断,还是与大臣们商议、合作,甚至是将天下事托付给大臣的冲突。
这就是元丰政治,变成了先帝一言堂的原因。
也是王珪、蔡确能拜相的缘故!
一个三旨相公,一个阿谀奉承,以上意为行事准则,没有自己立场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