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有被点名的人,忽然就天降灾祸,统统被都堂处罚。

        不是被加磨勘,就是被勒停了,最起码也被罚了铜。

        只能说,时代的一粒沙,落在个体身上,就是一座大山。

        而经历了这一场舆论风波后,汴京义报上,连续一个月,出现了大量新旧两党士大夫的评论文章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些人在汴京新报上,讨论来,讨论去,最后新党、旧党,居然在这个问题上趋于一致了——他们强烈建议并要求,以后朝廷用人,应该尽可能让人把事情做完再走。

        免得再留类似‘张晋州治安丰’的遗憾。

        士林舆论,就这样神奇的达成了一致。

        而士林舆论达成一致后,自然就变成了国家共识。

        于是,今年正月,朝廷循例降下给地方监司的官牒里,就开始强调,要求各路监司,做好辖区州郡官员离任前的审查工作。

        并要求各路监司上报本辖区州郡正在进行的工程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