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到韩公廉和崔台符的上表,立刻在都堂召集宰执集议,然后强力推动通过。
于是,当即拟熟状签押后进呈宫中。
向太后得了都堂熟状,看到签押的宰执名讳,见到宰执们都已经同意,于是也没有多想,直接允准,并将之下降到门下省,交于给事中们复核。
当值的给事中顾临,在看到都堂宰执签押和太后的允准批示后,仔细掂量了一下得失利弊,虽然他心里面很矛盾,但还是不敢行驶给事中的封驳权——毕竟,人家的理由光明正大,且符合朝廷,特别是当今官家,欲振兴算学、律学的心思。
他要是敢行驶封驳权。
很可能,直接把自己的给事中给封驳掉了!
于是,韩公廉与崔台符的请求,在一天之内就从请求变成了朝廷的政策和法令。
效率之高,速度之快,范仲淹看了流泪满面,王安石见了要痛哭流涕。
程序走到这里,差不多就已经确定了。
剩下的事情,不过是算学、律学要增加多少学生?朝廷每年增加多少拨款的细节而已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