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看着在他面前不足三步的,这个刚刚醒来的少年天子。

        他知道的,在那一天第一次拜见少主后,石得一就闻到味道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和大行皇帝差不多的味道!

        他知道的,这位大家,绝非外人想象的仁厚官家,圣明天子。

        ……

        于是,当天晚上,汴京城里,有关李定的议论陡然增加。

        很多人都将他比喻成仁庙时代的包拯,甚至是如同范文正公一样的人物。

        探事司五百逻卒,就像五百个飞进那些瓦子、戏院和夜市里的蚊子。

        他们嗡嗡嗡的传播着,那些李定不畏权贵的故事,诉说着那些李定为民请命的事情。

        尽管汴京人将信将疑,毕竟,当年李定在乌台诗案上跳下蹿,唯恐苏轼不死的做派,大家还是记忆犹新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