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以,只要他把帽子扣过去,韩绛还能怎么办呢?

        有口难辩,他就只能乖乖低头认输—为了自己的名声不被毁掉,主动避位。

        所以,文彦博再接再厉,继续持芴说道:“治平四年,王安石尚未入京时,还是这位韩绛韩子华,于君前首倡助役钱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故而,王安石入京后,为了回报韩绛举荐之功,便也倡议变动役法!”

        文彦博一边上奏一边恶狠狠的看向韩绛。

        他知道韩绛的弱点——不善辩论。

        而且,文彦博还知道,只要他逼着韩绛和他辩论,哪怕韩绛赢了,也必输无疑!

        因为君前辩论,决定输赢的,从来都不是谁有道理,而是谁说的话能迎合君上的心意。

        没看到方才,两宫在韩绛上奏之后,沉默了那么久吗?

        这就说明,韩绛所言,肯定不合两宫心意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