尤其是赵煦有心为之甚至故意解读。

        很快,刘挚的上书,就被赵煦圈了七八个地方。

        最后,赵煦将笔一丢,问道:“太母、母后,这个大臣怎么回事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先是不顾六察举劾法,偷换概念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后面却又模棱两可,既言吏员受俅,又曰惠信僧或有诬告之处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既说开封府有错,又言祠部或有不当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我虽然年幼,但也知道,这是蛇首两端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两宫本来看刘挚的奏疏,还觉得言之有理,说的也是冠冕堂皇正义凛然,几乎都信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但现在被赵煦这么一解读,也不由得迟疑起来。

        于是,重新拿起刘挚的弹章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