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然在刘雍内心深处是安定的,不似在朝中那般处处提防、小心谨慎了,毕竟边关虽苦,却无宫阙之深、权柄之斗。
刘雍亦觉此地反得自在。
在西凉边陲坐镇这几年来,刘雍的心思皆在边防戍守上,操练兵马、修缮城防、安抚军民、勘察地形、兴屯建渠,无一不是亲力亲为,勋国公李进生前所为,使西川与大虞关系降到了最低。
作为大虞武勋,领征西大将军,刘雍深知肩上担子分量,既要稳住西陲边防,又要防患于未然,大虞经历的太多,断不能再有其他状况发生。
这种时刻紧绷,不敢有丝毫松懈的状态,刘雍一直保持到正统五年的那场北伐,说实话当北伐消息传至西凉时,不止刘雍不敢相信,于各地戍边的将校兵卒皆是震惊不已,谁都没有料想到天子竟然会发动此战。
关键是此战配制太强了,上林军大统领孙斌,南军大将军张恢、征北大将军李鹰……这都是大虞熟悉的武勋将帅,这还不是关键,关键是此战中枢派遣十几万精锐,这份魄力与果决是超出很多人预料的。
尽管在此之前,中枢层面发生的一些事,通过各种渠道或方式传至西凉,这也使很多人在三后之外,知晓了新君的手段与厉害,但这终究是差点意思,对于戍守边陲的群体来讲,他们渴望的其实很简单,能够在有限的岁月中获取军功赏赐,只是涉及到两国的战事岂会轻易打起来。
平日里更多是摩擦与试探。
而在这种态势下,虞都传来的消息,太皇太后薨逝了,这在别处怎样不知,但在西凉边陲是有震动的。
担忧,彷徨,忐忑……各种情绪在交织下蔓延,对于在中枢的天子,不少是心中没有底气的。
是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