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东吁境内渗透的隐龙卫,将东吁国主之死定为非正常死亡,因为东吁国主正值壮年,虽说被东吁权臣架空,但却不至于说死就死掉,为此随这份密报传回大虞的,还有数份参考性机密情报。
其中一份即暗害东吁国主怀疑对象,排在首位的,即北虏公主慕容天香,尽管此前在东吁渗透的隐龙卫,没有发现慕容天香的踪迹,但在东吁国内却接连出现数次风波,以至东吁国主与国相周钊矛盾加剧,甚至在一次重要场合下,东吁国主更一改先前做派,当着群臣的面质问,这使国相周钊极为难堪。
使得周钊如此难堪的,是与走私密切相关的,因为此事,一度使东吁国廷严抓走私,以明和大虞的敌对态度。
但这不过是表面文章罢了。
真实的情况是东吁朝内一批掌权派,借此机会打击其他参与走私的群体,使得大虞流入的丝绸、茶叶等热销品被他们实际垄断。
大虞境内的走私为何难以根除?
根子就出在这里。
大虞所产之物,不止在本国热销,在敌国也热销,这世上但凡牵扯到了利益,就没有什么是办不到的。
楚凌在明特设榷关总署,在暗设立察事,表面来看是为打击走私,将榷税再度纳归中枢征收范围,使边榷能受中枢管控约束,当然除了上述这些外,还有一些是不能上台面讲的。
一个是避免违禁品,被人走私到敌国去。
一个是严查与敌国有利益牵扯的国贼!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