庆历年间,党项西夏李元昊反叛立国的时候,大宋频频征讨李元昊,为了稳住辽国,富弼两次出使辽国,又把岁币之银增加到了二十万,绢三十万匹。
这也倒是其次,因为这份岁币之资,对于宋而言,并不是多大数目。
最难受的是庆历这次增币换了一个字,以往国书来往,给辽国送钱,用的都是“赠与”之意,庆历这一次之后,用的都是“纳”,如此成了宋给辽纳贡。
就这一个字,这天朝之正统仿佛就有了定论,谁是天朝上国,不言自明。
其中屈辱,自不用说,庆历至今,尔来又有八十余年。
在雄州往北望去,一条巨马河横亘在前,也作“拒马河”,其实就是海河的上游,拒马之意自不用说,这条河倒是没啥,枯水期,许多地方可淌水而过。
辽宋的商人,依旧在雄州的榷场处交割财货,来往倒也是忙碌非常。
却是苏武大军一到,辽国那些商人,一个个都是忧心忡忡,许多人连生意都不做了,转头就跑……
倒也不是怕这宋人要劫掠财货,而是飞奔回去禀报军情。
不过这也是多此一举,想来河间聚兵的时候,辽国必然就收到消息了,辽国的使节与探子,也不是吃干饭的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