**“我们不推翻皇帝,因为我们不相信任何人该高踞万人之上。
我们不建立新朝,因为我们相信每个地方都可以自治,每个人都能主宰自己的命运。”**
信末附有一张地图,标记着七十二个即将成立的“共议会”地点??由民众自行推选代表,商议本地事务,互不隶属,仅以信息共享与互助协作为纽带。
三年后。
大胤依旧存在,但皇权萎缩至宫墙之内。皇帝成了礼仪象征,宰相屡次更换,皆因无法获得多数共议会支持。
沈清瑶并未称王,也未再嫁,而是率义冢盟转型为“昭雪堂”,专司调查冤案、监督司法,足迹遍及十六州。
织雨社发展为“明镜台”,掌握全国舆情动态,每日发布《实录简报》,连皇宫也不敢轻易隐瞒政令。
而在群山之间,一座不起眼的小村中,一间茅屋静静伫立。
屋前种着一棵梅树,花开正盛。
门扉半掩,屋内一人伏案书写,笔尖沙沙作响。
书名题为:《炮灰的人生2??致所有不甘沦为剧本配角的人》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