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议很快得到响应,唯有“冰雾星带”的霜晶族发来犹豫的回复。霜晶族的母星常年笼罩在零下两百摄氏度的冰雾中,他们依靠开采地下热泉能量生存,从未尝试过种植。族长的全息影像带着冰晶的寒意:“我们的土地连金属都会冻裂,植物不可能存活。”
“或许可以试试‘地热稻’。”王玲调出古籍中的记载,“三星堆遗址曾出土过耐低温的稻种化石,结合铁械族的恒温技术,说不定能在冰雾星培育出耐寒作物。”她立刻组织团队攻关:周明负责提取古稻种的耐寒基因,与跨星稻融合;慕容冷越联系铁械族,定制小型恒温培育舱;林晓雨则绘制冰雾星的热泉分布图,寻找种植点。
风澈听说要去冰雾星,特意把自己的暖手宝塞进背包:“虽然星里的暖手宝没用,但我可以给霜晶族的小朋友画太阳,让他们暖和一点。”出发前,沙砾族的小族长托人送来一袋星葵籽:“这是能在低温下发芽的品种,让霜晶族的土地也尝尝星星的味道。”
抵达冰雾星的那天,刺骨的寒风裹挟着冰晶打在穿梭机的舷窗上。霜晶族的迎接队伍站在热泉口附近,透明的身体在蒸汽中若隐若现。族长伸出冰晶手指,指向远处的冰原:“那里曾是我们的聚居地,热泉枯竭后就成了死地。你们真的能让植物在这里生长?”
王玲打开恒温培育舱,里面的地热稻幼苗正舒展着银绿色的叶片。周明调试着培育舱的温控系统:“我们把铁械族的工业恒温技术与水晶族的光能转化技术结合,培育舱能维持25摄氏度的恒温,根系直接连接地下热泉,吸收能量和水分。”他按下启动键,培育舱缓缓嵌入预先挖好的冰坑,舱底的能量导管立刻与热泉口对接。
霜晶族的孩子们好奇地围过来,透明的眼睛里映着幼苗的绿光。一个小女孩用指尖轻轻触碰舱壁,突然缩回手:“暖暖的,像妈妈的怀抱。”风澈赶紧拿出画册,翻开画着热泉与稻田的一页:“等稻子长大了,这里会变得暖暖的,冰雾也会变成星星雨。”
接下来的十天,王玲团队每天都在监测地热稻的生长数据。铁械族的恒温系统运转稳定,水晶族的光能晶体将微弱的星光转化为热量,地热稻的根系已经深入热泉周围的土壤,长出了细小的侧根。霜晶族族长每天都会来查看,原本冰冷的语气渐渐多了温度:“如果真能种出粮食,我们就不用再冒着危险开采热泉了。”
变故发生在第十一天的深夜。冰雾星突然爆发地热活动,热泉喷涌的温度瞬间升高到100摄氏度,培育舱的温控系统发出刺耳的警报。慕容冷越立刻穿戴好防护服,带着铁械族的技术人员冲向种植点:“必须立刻切断能量导管,否则幼苗会被烫死!”
风澈也想跟着去,却被王玲拉住。他趴在舷窗上,看着远处的培育舱在蒸汽中摇晃,眼泪忍不住掉下来:“稻子会不会死?霜晶族的小朋友又要失望了。”王玲抱紧他,指着屏幕上的监测数据:“不会的,你看,地热稻的根系已经开始适应高温,这是基因融合后的自我调节!”
果然,当慕容冷越他们赶到时,培育舱内的幼苗虽然有些蔫蔫的,但叶片依旧保持着绿色。周明立刻调整培育方案,增加了星葵提取液的投放量:“星葵的耐热基因能帮地热稻适应高温,我们还能利用过剩的地热能量,给周边的冰原加热,扩大种植面积。”
144星壤中的新约
地热活动平息后,培育舱周围的冰层开始融化,露出了肥沃的黑土。地热稻不仅存活下来,还长出了新的分蘖。霜晶族族长看着嫩绿的稻苗,突然跪倒在冰地上,透明的身体因激动而颤抖:“先祖的预言实现了!冰雾星终将长出金色的粮食!”他从怀里掏出一块冰蓝色的晶体:“这是‘霜髓晶’,能储存地热能量,送给你们改造培育舱。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