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霜立刻眼睛一亮:“这是一个方向!但我们怎么确定灰雾雀会吃吸汁虫?而且,就算它们吃,数量够不够控制吸汁虫的繁殖?”
        “可以做个实验。”赵研究员立刻做出决定,“风澈、慕容冷越,你们去密林里寻找灰雾雀的踪迹,尽量捕捉一两只回来;林霜、王玲,继续研究吸汁虫的习性,寻找它们的弱点;周明,加强对种植区的隔离,在沼泽边缘挖一条浅沟,防止吸汁虫进一步扩散。”
        风澈和慕容冷越穿上涂有防护膏的防护服,走进了更深的迷雾中。密林里的雾气比种植区浓得多,扭曲的黑色树木相互交织,枝干上的白色丝线挂满了雾蛭,空气中的腐烂味也更重。他们走了将近一个小时,才听到一阵清脆的鸟鸣声,透过迷雾传了过来。
        “在那边!”慕容冷越指着前方一棵粗壮的树木。风澈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,只见几只灰雾雀正停在树枝上,尖尖的喙在叶片间啄食着什么。他慢慢靠近,掏出随身携带的望远镜——灰雾雀的喙正伸进一片有细小虫洞的叶片里,啄出一只白色的小虫,正是吸汁虫!
        “找到了!”风澈兴奋地低呼。慕容冷越立刻拿出特制的捕鸟网,小心翼翼地靠近。灰雾雀非常警觉,一旦有动静就会立刻飞走。他们尝试了好几次,才终于捕捉到两只灰雾雀,将它们放进了透气的特制笼子里。
        回到种植区后,林霜立刻对灰雾雀进行了观察。她将一只吸汁虫放在装有灰雾雀的笼子里,只见灰雾雀毫不犹豫地伸出喙,几下就将吸汁虫啄食干净。王玲检测了灰雾雀的粪便,发现里面没有吸汁虫的虫卵,说明灰雾雀能彻底消化吸汁虫,不会造成二次传播。
        “太好了!”赵研究员松了一口气,“但我们不能只靠捕捉灰雾雀,必须让它们在种植区定居下来,形成自然的生态制衡。”
        风澈看着笼子里的灰雾雀,突然想起了攀雾藤的藤蔓。灰雾雀喜欢栖息在树枝上,而种植区里除了散雾芦,没有其他高大的植物。“我们可以用攀雾藤搭建栖息架!”他提议道,“攀雾藤的藤蔓粗壮,而且叶片能提供遮蔽,同时,它分泌的汁液里有雾沼菌,说不定能吸引灰雾雀喜欢的昆虫,为它们提供食物来源。”
        团队立刻行动起来。周明和慕容冷越用飞船上的金属支架,在种植区的边缘搭建了几座高高的架子;风澈和林霜则将攀雾藤的藤蔓引导到支架上,让它们沿着支架攀爬。为了吸引灰雾雀,王玲还提取了攀雾藤的汁液,与雾泉的泉水混合,喷洒在支架周围。
        两天后,奇迹发生了。原本被关在笼子里的两只灰雾雀,在被放生后并没有飞走,而是停在了攀雾藤搭建的栖息架上。更让人惊喜的是,它们还带来了一群同伴——足足有十几只灰雾雀,在栖息架上筑巢、觅食,时不时飞到散雾芦的叶片上,啄食吸汁虫。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