村民们纷纷响应,有的收集干草和桑枝灰,有的给桑苗覆盖,有的则负责清理蓄水池,保证水质干净。虽然每天收集到的水量有限,但也缓解了桑园的旱情,桑苗的枯萎速度变慢了。

        然而,春旱还在持续,仅靠收集雨水和露水已经无法满足需求。风澈看着远处的山峰,忽然眼睛一亮:“山上的积雪还没有完全融化,我们可以修建一条简易的引水渠,把山上的雪水引到桑园里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修建引水渠的工程非常艰巨,山路陡峭,岩石众多。三个村寨的村民们齐心协力,有的用锄头挖渠,有的用铁锤砸开岩石,有的用竹筐搬运泥土。风澈和阿竹带头冲锋在前,手上磨出了水泡也不肯休息。

        阿雅带着苗寨的妇女们,每天给修建水渠的村民们送水送食物。她们用高山蚕丝织成的手帕,给村民们擦汗;用岩蜜桑茶,给大家补充体力。“大家再加把劲,水渠修通了,桑苗就有救了!”阿雅喊道,声音里充满了力量。

        经过半个月的努力,引水渠终于修建成功。山上的雪水顺着水渠流淌下来,源源不断地注入蓄水池,再通过竹管引到桑园里。干裂的土壤得到了雪水的滋润,慢慢变得湿润起来,发黄的桑苗重新抽出了嫩绿的叶片,蚕房里的蚕宝宝也能吃到新鲜的桑叶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春旱过后,乌蒙山迎来了一场久违的大雨。雨水滋润着大地,桑园里的云蜜桑苗长得更加茂盛,蚕宝宝们也长得白白胖胖,开始吐丝结茧。村民们看着丰收的景象,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。“要是没有风澈公子和联盟的帮助,我们今年肯定要减产了。”一位老蚕农感慨道。

        风澈笑着说:“这是大家齐心协力的结果。只要我们团结一心,不管遇到什么困难,都能克服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第四章高山绣品映西洋

        秋高气爽时,高山桑蚕联盟迎来了第一批西洋商人。他们乘坐马车,沿着修好的山路来到箐口村,看到漫山遍野的云蜜桑林和堆积如山的蚕茧,不禁连连赞叹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这些蚕丝的质量太好了,比我们之前从南洋收购的还要优质。”西洋商人汤姆森先生说道,他拿起一缕刚缫出的高山蚕丝,放在手里仔细摩挲着,“还有这些绣品,工艺精美,充满了东方特色,在西洋肯定会很受欢迎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