封后大典的前一天,慕容冷陪着凤染霜去看准备好的礼服——不是传统的明黄凤袍,而是件素色的锦缎礼服,上面绣着圈晶米穗,领口和袖口用芦苇纤维绣了小小的“长乐”二字。“这样会不会太素净了?”凤染霜摸了摸礼服上的绣纹,有些犹豫。

        慕容冷笑着帮她抚平衣角:“不会。这件礼服上有晶米,有芦苇,还有长乐宫的名字,比任何华丽的凤袍都更适合你。你是大乾的皇后,更是百姓的皇后,这样的礼服,才配得上你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风澈跑进来,手里拿着个小小的香囊:“娘,这是我和源溪一起编的,里面装着晶米穗和桂花,明天您戴在身上,就不会紧张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凤染霜接过香囊,放在鼻尖闻了闻,满是桂花和晶米的香:“谢谢澈儿,娘戴着它,肯定不会紧张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大典当天,天还没亮,京郊的百姓就往皇宫赶——有的手里拿着刚蒸好的晶米糕,有的抱着自己做的晶米纸,还有的带着孩子,想亲眼看看这位“不一样的皇后”。宫道两旁,挂满了用芦苇和晶米穗做的装饰,忆融屏上循环播放着百姓做晶米纸、种晶米的画面,温暖又热闹。

        辰时三刻,大典开始。凤染霜穿着素色礼服,手里拿着守苗老爷爷送的压纸器,慢慢走向紫宸殿。慕容冷站在殿门口,穿着绣着晶米纹的龙袍,手里拿着张晶米纸诏书——上面的字是他亲手写的,没有华丽的辞藻,只有简单的一句:“凤氏染霜,心系百姓,德配大乾,立为皇后,与朕共守江山,共护万民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百姓们站在宫道两旁,看着凤染霜走过,纷纷举起手里的晶米糕和晶米纸,大声欢呼:“皇后娘娘千岁!”“皇后娘娘好!”

        风澈和伙伴们跟在凤染霜身后,源溪手里捧着个竹篮,里面装着百姓送的晶米纸;火小炎手里拿着个陶罐,里面是新磨的晶米粉;石小坚肩上扛着株晶米苗,绿油油的,充满生机;时汐和紫汐举着忆融屏,把这热闹的画面录下来,传给共忆维度的伙伴们。

        走到紫宸殿门口,守苗老爷爷从人群里走出来,手里拿着个小小的木盒,里面装着霜冷居的晶米种子:“染霜丫头,这是霜冷居的种子,你把它种在皇宫的院子里,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事,看到它,就想起我们在霜冷居的日子,想起用心做事,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凤染霜接过木盒,深深鞠了一躬:“谢谢爷爷,我一定会好好种它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进入紫宸殿,里面没有传统的奢华摆设,只有几张石桌,上面放着百姓做的晶米糕和晶米纸。慕容冷牵着凤染霜的手,走到殿中央,对着百姓们说:“今天的封后大典,没有山珍海味,没有华丽歌舞,只有百姓做的晶米糕,只有我们一起做的晶米纸。因为朕知道,真正的皇后,不是靠礼服和仪式来证明的,是靠百姓的认可来证明的。染霜她配得上这个位置,因为她心里装着百姓,装着大乾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