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天傍晚,凤染霜在田埂上找到风澈时,他正蹲在田里,帮张老伯插秧。小小的身子陷在软泥里,裤腿卷到膝盖,满是泥点,却笑得格外开心。张老伯站在他身边,手把手教他怎么把秧苗插得匀、插得稳,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。
“澈儿,该回家了。”凤染霜走过去,递过一块干净的布。
风澈抬起头,脸上沾着泥,却满是成就感:“娘,你看我插的秧!张爷爷说,等秋天就能结出满穗的晶米了!”他指着田里的秧苗,一排排整整齐齐,虽然比张老伯插的矮些,却透着认真的劲儿。
293大乾春深:田埂上的新绿与心香
张老伯笑着说:“小殿下真是个好孩子,不怕苦不怕累,比村里的有些娃还能干。等晶米熟了,我一定先给长乐宫送一筐最饱满的!”
凤染霜帮风澈擦去脸上的泥,心里满是柔软:“澈儿,今天累不累?”
风澈摇摇头,拉起凤染霜的手往村里走:“不累!娘,我今天才知道,种粮食这么不容易。以前我总嫌晶米粥不够甜,现在才知道,每一粒米都要靠天帮忙、靠人辛苦种出来。以后我再也不浪费粮食了!”
回到村里,就见花汐在村口的大槐树下教妇女们做青团。石桌上摆着刚采的艾草、磨好的糯米粉,还有用晶米做的馅料。花汐的手上沾着绿色的艾草汁,正手把手教李婶揉面团:“揉的时候要加点温水,不然面团会散。馅料要包得匀,不然蒸的时候会漏出来。”
李婶跟着揉面团,脸上满是笑容:“贵妃娘娘,您这手艺比我家老婆子还好!这青团要是拿到镇上卖,肯定有人抢着买!”
花汐笑着说:“这是我从江南的厨娘那里学的,要是大家喜欢,以后每年春天我们都一起做。等过几天,我们还可以用新抽的芦苇叶包粽子,再过阵子,桃熟了,还能做桃花糕。”
凤染霜走过去,拿起一块揉好的青团面团,放在鼻尖闻了闻,艾草的清香混着糯米的甜香,格外诱人:“今年的青团,我们可以多做些,分给京城里的孤寡老人,让他们也尝尝春天的味道。”
花汐立刻点头:“我让花家的厨房多准备些馅料,明天我们就做,后天让玄甲卫帮忙送过去。对了,我还让花家的绣坊做了些春衫,都是用新织的丝绸做的,轻薄透气,正好给村里的孩子们穿。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