凤染霜也笑着点头:“使者远道而来,一路辛苦。长乐宫已备好住处,今日先歇息,明日我带你们去李村的桑园和蚕房看看,让你们见识一下我们大乾的桑蚕产业。”
乌力罕大喜过望,再次行礼:“多谢陛下和皇后娘娘!若能学会这门技术,我们回纥百姓定会感激不尽!”
风澈好奇地凑到乌力罕身边,盯着他锦袍上的葡萄纹:“叔叔,你的衣服真好看,这上面绣的是葡萄吗?我们宫里有桑果,比葡萄还甜,我带你去尝尝!”
乌力罕被风澈的童真逗笑,弯腰摸了摸他的头:“小殿下真可爱,好啊,我正想尝尝大乾的桑果呢!”
接下来的几日,长乐宫和李村都变得格外热闹。乌力罕带着随从,每天跟着陈老伯学习缫丝,跟着花汐学习绣花,跟着守苗爷爷学习种桑养蚕。他们学得格外认真,时不时拿出纸笔记录,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反复请教,乌力罕还特意让随从把缫丝车、织布机的结构画下来,打算带回回纥仿制。
风澈和源溪成了使者们的小向导,每天带着他们穿梭在桑园和蚕房之间。风澈会指着吐丝的蚕宝宝,给他们讲蚕宝宝蜕皮的趣事;源溪则会拿出自己画的养蚕手册,耐心地给他们讲解采桑、喂蚕、染色的技巧。乌力罕的随从里有个叫阿依古丽的姑娘,和源溪年纪相仿,两人很快成了好朋友,阿依古丽教源溪跳回纥的舞蹈,源溪则教阿依古丽绣桑蚕图案,相处得格外融洽。
这日,李村的蚕房里,最后一批秋蚕开始吐丝了。蚕宝宝们昂着头,吐出的银丝在篾匾里交织,慢慢形成一个个雪白的蚕茧,像堆了满筐的小棉球。陈老伯带着乌力罕和随从们,演示着秋丝的缫丝过程:“秋丝比夏丝更韧,煮茧的水温要稍高些,抽丝的速度也要慢些,这样才能保证丝的质量。”
乌力罕凑在缫丝车旁,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银丝缠绕在轮子上,语气里满是赞叹:“真是太神奇了!这么细的丝,竟然能织出那么厚实的布,大乾的匠人太厉害了!”
花汐则在一旁,用秋丝演示着新的绣法——她将赤桑草染的红丝、溪蓝草染的蓝丝和紫葚草染的紫丝混在一起,绣出了一幅“秋桑丰收图”,金黄的桑叶、紫黑的桑果、雪白的蚕茧,还有忙碌的百姓,栩栩如生,引得众人阵阵喝彩。
“花汐姑娘的绣技真是出神入化!”阿依古丽惊叹道,“用秋丝绣出来的图案,比夏丝更有质感,颜色也更鲜艳。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