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澈和源溪开始忙着整理这一年的桑蚕资料。风澈负责收集百姓们的反馈,把大家对新工具、新蚕种的建议记下来;源溪则负责整理图纸和图谱,把缫丝车、织布机的改良方法,还有染色、绣花的技巧,一一汇总成册,打算交给工部,推广到全国。
花汐的绣技培训班也迎来了丰收,绣娘们都能独立完成精美的蚕丝绣品,有的绣娘还自己开了绣坊,专门售卖蚕丝绣品,生意十分红火。王阿婆的桑蚕灯笼也成了畅销品,不仅在大乾热销,还通过商队卖到了邻国,很多人都喜欢这种带着桑香的灯笼。
深秋的一个午后,慕容冷和凤染霜带着风澈、源溪,还有守苗爷爷、陈老伯、花汐等人,来到李村的桑园。此时的桑园,桑叶已基本落尽,枝头挂满了饱满的桑果,百姓们正忙着采摘桑果,收获蚕茧,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。
张老伯看到他们,笑着迎上来:“陛下,皇后娘娘,你们可来了!今年的秋蚕收成特别好,缫出的丝比往年多了三成,织出的布都被商人们抢订一空,我们赚了不少银子呢!”他指着不远处的新房子,“您看,村里好多百姓都盖了新房子,还买了新家具,这都是托了桑蚕产业的福啊!”
凤染霜看着村里的新房子,心里满是欣慰:“张老伯,这都是大家勤劳的结果。以后我们还要继续改良桑苗和蚕种,改进工具和技术,让大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。”
守苗爷爷蹲在桑树下,抚摸着刚种下的桑树苗:“明年春天,我们就把共植维度的‘四季桑’种在这里,再引进‘彩丝蚕’,到时候,百姓们一年四季都能采桑养蚕,收入会更高。”
陈老伯也笑着说:“我已经和工部商量好了,明年要改良一批更省力的织布机,还要教大家织新的花纹,让我们大乾的蚕丝制品更受欢迎。”
花汐则指着远处的绣坊:“我打算在村里开一个蚕丝绣品加工厂,把村里的绣娘们都集中起来,统一制作、统一销售,这样既能保证绣品的质量,又能让绣娘们赚更多的钱。”
慕容冷点点头,目光扫过满院的丰收景象,语气坚定地说:“好!明年,我们要让大乾的桑蚕产业更上一层楼,不仅要在国内推广,还要和更多的国家合作,让大乾的蚕丝制品传遍天下,让百姓们都能靠桑蚕过上富足的生活!”
夕阳西下,金色的余晖洒在桑园里,洒在百姓们的笑脸上,洒在满载蚕茧的竹篮上。风澈和源溪提着装满桑果的竹篮,在桑园里奔跑,笑声像银铃一样回荡。凤染霜靠在慕容冷的肩头,看着眼前的一切,心里满是温暖。她知道,大乾的桑蚕事业,就像这深秋的桑果一样,饱满而醇厚,而这份丰收的喜悦,会伴随着温暖的秋风,传递到大乾的每一个角落,一年又一年,生生不息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