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章东洋桑影至
冬雪初霁,长乐宫的桑园覆着一层薄霜,守苗爷爷正带着学子们给抗毒桑苗裹草绳。风澈踩着积雪跑来,手里扬着一封染着梅香的信函:“娘!东洋琉球国的使者到大沽口了,说带了稀有的寒桑种,想要求学桑蚕技艺!”
凤染霜刚用桑枝炭笔在蚕种册上记录完抗毒蚕的生长数据,闻言抬头,鬓边的珍珠步摇随动作轻晃。她接过信函,泛黄的宣纸上字迹娟秀,字里行间满是恳切——琉球国地处东海,冬季严寒,寻常桑苗难以越冬,百姓虽种桑却年年颗粒无收,听闻大乾桑蚕学堂能培育适配各地气候的桑种,特遣使者携寒桑种跨海求法。
“琉球气候寒凉,比大沽口更甚,咱们的抗毒桑和跨海桑怕是耐不住那样的低温。”守苗爷爷凑过来,指腹摩挲着信函上“寒桑”二字,“不过寒桑能在雪地里扎根,说不定能和咱们的北地铁叶桑杂交,培育出耐寒又高产的新品种。”
慕容冷恰好处理完朝政赶来,身上还带着殿宇的炭火暖意。他翻看琉球舆图,指尖点在东海的岛屿上:“琉球与大乾隔海相望,若是能帮他们培育成功,不仅能让桑蚕技艺再渡一重海,还能连通东海的贸易航线。让使者进殿吧,正好陈老伯刚改良完低温缫丝机,或许能派上用场。”
三日后,琉球使者山口惠子身着素色和服,踩着木屐踏入长乐宫。她发髻上插着银质桑枝簪,手里捧着个描金漆盒,盒内铺着雪白的棉絮,放着几截泛着青黑色的桑枝——正是寒桑的枝条,表皮粗糙如老茧,枝节处还凝着未化的冰碴。
“凤皇后、慕容陛下,小女山口惠子,奉琉球国王之命求见。”惠子屈膝行礼,声音轻柔却坚定,“我国寒桑遍野,却只能用来烧火取暖,百姓冬日无衣可穿,孩童常冻裂手脚。听闻大乾能让桑苗适应万里风土,求皇后娘娘赐下技艺,我国愿以珍珠、海产相赠,永世交好。”
凤染霜接过寒桑枝,指尖触到冰凉的树皮,忽然想起初遇婆罗桑时的场景。她转头看向风澈:“你随守苗爷爷去暖棚,把寒桑枝泡在恒温的促根露里,注意温度别超过两丈五,低温环境更利于它发芽。”又对陈老伯道,“陈老伯,你的低温缫丝机在零下能运转吗?琉球冬季严寒,缫丝时丝胶容易冻结。”
陈老伯拍着胸脯应下:“娘娘放心!我改良的机器加了炭火恒温层,就算室外飘雪,蚕房里也能保持三丈温度,缫出的丝还更有韧性呢!”他说着从袖袋里掏出图纸,指着上面的夹层设计,“这里能装暖炭,外层裹着石棉,既保暖又不会烤坏蚕丝。”
惠子看着图纸,眼睛亮了起来:“我国缫丝时,一到冬天丝就会断,好多蚕茧都浪费了。陈师傅的机器,正是我们急需的!”她从漆盒里拿出一袋珍珠,“这是我国最好的南珠,恳请陈师傅能随我去琉球,指导匠人制作缫丝机。”
风澈突然举手:“我也去!上次去南洋学了热带养蚕,这次正好看看寒带怎么种桑,还能把抗寒桑苗的培育方法教给他们!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