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览会结束后,桑蚕技艺在四海之内迅速传播。大乾的桑蚕推广队带着桑苗、蚕种和工具,奔赴各地;桑蚕学堂里,来自各国的学子络绎不绝,课堂上、桑园里、工坊里,随处可见他们学习的身影。

        风澈也变得更加忙碌。他既要在学堂里给学子们讲课,传授南洋、东洋、西域的养蚕经验;又要整理各国的桑蚕资料,完善《万国桑蚕录》;还要时不时跟着推广队,去各地指导蚕农栽种桑苗、培育蚕种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年秋天,风澈接到了一个新的任务——去西洋指导当地百姓培育桑苗。西洋气候温和湿润,适合桑苗生长,但当地百姓对桑蚕技艺一无所知,甚至把桑苗当成野草。

        出发前,凤染霜给风澈准备了满满的行囊:《桑蚕入门手册》《万国桑蚕故事集》、抗毒蚕种、杂交桑苗,还有陈老伯改良的小型缫丝机。“西洋百姓从未接触过桑蚕,你要耐心教导,多用实物演示,让他们明白桑蚕的好处。”凤染霜叮嘱道。

        慕容冷则递给风澈一封国书:“西洋的国王对桑蚕技艺很感兴趣,这封国书能帮你顺利见到他。记住,要以和为贵,传播技艺的同时,也要增进两国的友谊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风澈带着随从,乘坐船队前往西洋。经过一个月的航行,终于抵达西洋的港口。西洋国王早已派使者在码头等候,看到风澈带来的桑苗和缫丝机,使者好奇地问道:“风澈公子,这些植物和机器,真能让我们的百姓过上好日子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风澈笑着点头:“当然能。这些桑苗的叶子能喂蚕,蚕吐的丝能织丝绸,丝绸能换粮食、布匹,还能卖出好价钱。等你们学会了桑蚕技艺,百姓们就不用再靠捕鱼、打猎过日子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见到西洋国王后,风澈详细介绍了桑蚕事业的好处,并拿出各国桑蚕丰收的捷报。国王半信半疑,但还是同意让风澈在皇家园林里试种桑苗、培育蚕种。

        西洋的皇家园林里,风澈带着当地百姓栽种杂交桑苗。百姓们看着嫩绿的桑苗,满脸疑惑:“这东西真能长出能喂蚕的叶子?”风澈没有多说,只是亲自示范栽种方法,教他们如何浇水、施肥、除草。

        蚕种孵化那天,百姓们围在蚕房里,看着蚕卵慢慢变成小黑点,再变成蠕动的蚁蚕,都露出了惊奇的神色。“这小东西也太神奇了!”一个百姓忍不住伸手想去摸,被风澈拦住:“别碰,蚁蚕很脆弱,会被碰死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