领看中文 > 历史小说 > 风起明末 >
        这一次明军的实力和国内的境况,都要比历史上好上不少。崇祯十一年的戊寅之变,清军入关造成的破坏和收获都比起历史上要小的多。

        清军没有攻下济南,又在青山关遭逢大败,明军得以抢回了不少的百姓和辎重。

        而卢象升所领的宣大兵马主力虽然伤亡颇重,但是主体还在。现如今又历经了两年的训练,宣大三镇已经是恢复了不少的战力,因此明廷在北国的势力比起历史上要强上不少。

        而且导致松锦之战明军溃败的罪魁祸首王朴,现在却并不是大同镇的总兵。

        在此前围剿李自成的成、阶之战中,时任延绥镇总兵王朴,被李自成击败,李自成再越关山进入川北,将追剿的明军就此远远的摔在了身后。

        洪承畴大怒之下,直接夺了王朴的官职,将其一撸到底。所以在崇祯十一年的戊寅之变中,跟随着卢象升出战的大同镇总兵是杜文焕,而非是王朴。

        在内外交困之时,杜文焕没有领兵离开卢象升,而是选择继续跟随着卢象升前行。

        战局也因此向着另一结果而偏移,在贾庄的明军,等到来千里驰援而来的秦军主力,赢下了贾庄之战最终的胜利。

        如果仍是王朴担任总兵,他肯定是会带领着大同镇的主力先一步逃走,只怕是兵力本就稀少的贾庄明军难以坚持那么久的时间。

        松锦之战的后期,如果明军能够遵从洪承畴的战略有序撤离,明军的损失绝对不会如此的惨重,导致明军溃败的原因,是王朴不听从军令,带领本部人马首先乘夜突围逃跑,引起明军各镇的恐慌,导致了军队的混乱。

        各镇兵马在混乱中逃跑,骑兵和步兵相互践踏,黑夜中,明兵大乱,死伤无数,不能分辨是哪路兵马,清军趁势掩杀而来,明军因此彻底崩溃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