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嗣昌、高起潜、陈新甲等人皆是都力主和议,认为攘外必先安内。
在永宁、卢氏地区的罗汝才等九营起义军首领,以为洪承畴、孙传庭领军东出潼关是为了合剿自己。
明军浩浩荡荡东出潼关,对于关内的流寇造成了极大的威慑。
罗汝才急忙拉起队伍跑到湖广均州,向太和山提督太监李继政求抚。
李继政传信熊文灿之后,同意接受招抚。
罗汝才同小秦王白贵、整十万黑云祥三营屯扎于房县,其他五营则被安置于竹溪、保康一带。
国内的寇乱在这个时候已经是消弭了大半。
但是杨嗣昌认为眼下国内局势仍然不稳,虽然国内寇乱暂消,但是却未能竟全功,恐有死灰复燃的危险,更是需要花费气力之时。
眼下京畿地区集中的兵马几乎是北地所有的可战之兵,清军大举南下明显是有备而来,与其决战只怕是难以成功。
而一旦孤注一掷与其决战,战败之后恐怕有倾覆之险。
再度言称:“攘外必先安内,自古未有内乱不止而能对外取胜者。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