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最简单的“……运用了b喻修辞,把……b作……,十分形象生动”,到“b喻的相似X”“造一个借喻句”“‘好像……似的’句式就是b喻句?”各种花样翻新。
更遑论其他更复杂的知识点,以及知识点之间的牵涉和交叉。
相b於2024年,2004年的高中语文还没有那麽变态,各知识点的边界也更加清晰,基本不会出现什麽“散文化”“延宕效果”等严重超纲的题目。
张cHa0深x1一口气,开口道:“大家好,我想分享的,首先是心态。作为受阅卷者主观X影响最强的学科,语文考试,考的不仅仅是你对知识点的掌握,更是一场你和阅卷者之间的心理博弈——大家可以思考一下,如果你是一位语文老师,你愿意在试卷中看到一个什麽样的学生?”
班上的讨论声顿时嗡嗡作响,不断有同学说出自己的看法:
“读书读得多的。”
“字写得好看的。”
“有文采的。”
……
“长得帅的……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