瞧着态度,程妩愈加肯定自己的推测,毕竟在金陵,程家数一数二,对方听了她的来处,态度依旧,显然势在程家之上。
然这行人既是来自京都,如此也不是怪事,天子脚下,随意逮个人,或都比程宏茂的官大。
程妩没多耽搁,敛好思绪后,便命霁蓝把挎在腰侧的縢囊取下,递给她。旋即解开抽绳,把里头的工具一一摆开。
下瞬,众人便见她拿起一把小型弯月齿锯,固定住断裂成两节的抬杆,弯身切平,而后持着刻笔,在两端木轴上分别描下不同的线轨,继而顺着轨迹用平凿把多余的木质一一剔除,半晌,换成菱凿抛磨切面,使其光滑无刺。
时有香客经过,皆狐疑瞥望,不知聚集此处所谓何故。
程妩全部心思皆置在抬杆上头,连额角沁出的薄汗都顾不上擦拭,待打磨好木轴,旋即垂首寻了块落于地面的短木,稍摩挲了下,便快速用粗柄锉刀打成细小的圆柱形状。
而后众人就见她将两节损折的抬杆按凹凸对称的方式衔接到一处,捻着块砄头对着那处不断敲打,使其完全契合到一起。
她动作干脆利落,一看便知是其行内之人,周遭的质疑声便也随着木杆的衔接成型逐渐消弭。
待抬杆嵌榫好,中间恰空出一指宽的窄长间隙,程妩把抛好的小圆木使力砸进去,瞬刻,便让其严丝合缝。
“好了,嬷嬷可唤几位力气大的拉一拉,查检下是否牢固。”程妩蓄劲摇晃了几回,确认无误才道。
尖眉嬷嬷闻言,随手拣了几名随行的壮年男丁,站至两端斜身大力去拉,只任他们一个个绷紧了肌肉去拉,也丝毫无法撼动抬杆分毫,就连上头衔接处的细小痕迹,若不仔细去瞧都难以发觉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