除了赵家,此行流犯共有七家人,但这支队伍里,只有乐家人丁最单薄。

        乐怀良死后,队伍里便只剩乐瑶和乐怀仁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大唐判处流刑时十分谨慎,若有全家流放的,常会将同一族人分而置之。

        杜家人丁兴旺,自然也被打散了,队伍里虽还有十余名杜家族人,却被官兵隔得老远,要么在队尾,要么穿插在别家流犯中,乐瑶至今没见着几个。周婆夫妇膝下次子也散在队伍里,偶尔遥遥望一眼,但连话都不敢说。

        其余是米、许、郭、郑四家,也是拖家带口但散在前后,这四家也是士族,多半也是那场风波里的“炮灰”。

        方才赵家这隐晦示好的举动,倒让乐瑶醒过神来了,开始审视盘算自己的处境。

        流放千里、犯官之女、死里逃生……乐瑶如今虽到了绝境,但却未必无路可走。

        若是在长安,她这样的医娘要出头恐非易事,但在苦寒边关之地,医者稀缺,她即便是女子,即便年岁很轻,只要医术过硬,未必不能立足。

        到苦水堡之前,她或许能利用这一两日时机,先为同行犯人或官兵诊治些小病,结善缘的同时也能扬扬名声。

        若能借此编入“医工”名册,说不定就能脱离苦役。

        原身记忆里,大唐各地州府、军镇皆设有军药院或医工坊,内置医学博士、医佐、医工,此地想必也有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