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走了纪德,周颂刚要回去把吕捷替换下来,又被人叫住了。对方正是在店里待着无聊,跟小米打个招呼就跑出来cH0U菸的老崔。他远远地听到周颂在唱一首没听过的歌,在好奇心驱使之下,就凑了过来。
“请问……”老崔长得有点儿黑,身板也挺结实,说话倒是很客气:“刚才唱的这首歌叫什麽名字?”
人不可貌相,这人居然还是个文艺Ai好者。不过看那一头几乎是当代文艺青年标配的长发,倒也合理了。
周颂想着,回答道:“这首歌叫《星星点灯》。”
“你唱得真不错。”老崔冲着周颂挑了个大拇指,“我从来没听过这首歌,不知是哪盘磁带里面的?”
这个年代的内地歌坛,在创作方面还有很明显的特徵,讲家国情怀的多,唱个人感情的少。即使以个人感情为主题,也很少会直接写“看着你哭红的眼睛”这样的话。
可以说,像《星星点灯》这种从青年人背井离乡独自打拼的愁绪切入,而又以励志作结的都市民谣,在这个时代是绝无仅有。所以老崔听了以後,直接就判断是外来歌曲。
“这不是哪盘磁带里的,是我自己写的。”周颂说。
“真的假的?哥们儿你行啊。”老崔眼睛都瞪圆了,“你还有其他作品没,让我见识见识?”
周颂虽然个子b很多成年人都高,但一看面相,就知道是十几岁的少年郎,而且看来还只是一家服装店里的服务员。要说这样一个“小朋友”b真正从事文艺工作的老崔还会写歌,他实在不太能接受。
-----------------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