具体措施:

        植树造林工程:在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、河北坝上地区等主要沙尘源区,实施“三北防护林”工程和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,选择沙柳、沙棘、梭梭、柠条等耐旱植物,采用乔灌草结合的方式,分区域推进造林,目标是新增防护林面积50万亩。

        退化草地修复:针对过度放牧或开垦导致的退化草地,采用补播优质牧草(如紫花苜蓿、冰草)、围栏封育、轮牧管理等措施,恢复草地植被覆盖,计划在2005年内修复退化草地200平方公里。

        城市绿地提升:在北京市周边建设生态缓冲带,例如在延庆、密云等区种植防风固沙林带,同时提升城市公园和道路绿化覆盖率,增加乡土树种比例(如国槐、白蜡),形成城市“绿色屏障”。

        2.水资源合理利用

        具体措施:

        跨区域调水工程:结合南水北调工程,优化水资源配置,保障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用水需求。例如,通过引水渠道向密云水库、官厅水库等水源地补充水量,维持湿地生态功能。

        节水灌溉技术推广:在农业区推广滴灌、微喷灌技术,减少农田灌溉用水,计划在2005年内完成10万亩农田节水改造。

        雨水收集利用:在城市区域建设雨水花园、透水铺装道路,增加雨水入渗,补充地下水源。例如,在新建小区和公园中强制要求配套雨水收集系统,年收集量目标达到2000万立方米。

        3.退耕还林还草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