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是扶苏第一次主动地参与到国家的建设中,一座横跨西渭河两岸的桥梁,就要在自己的参与中诞生,影响后世两千多年的咸阳桥就要出现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如何不让扶苏觉得振奋?

        后世的杜甫在咸阳桥写下了战争苦难的诗篇,后世的王维在咸阳桥写下了离别,温庭筠在这里写下了关中烟雨。

        关中的夏季很炎热且漫长,穿着麻布衣裳的民夫们赤着脚踩着泥泞的河床。

        扶苏每一次见到劳动群众的力量,心中都感到尤为的热血。

        河床边,传来了人们颇有力量的大喝声,“一!二!拉!”

        随着一声高喝,一根根绳子捆绑着那根巨大的柱子,它从泥泞地河床陡然拔地而起。

        人虽弱小,但愚公能移山,这片大地的人们拥有着最有力量的双手。

        刚到六月的时候,下起了一场雨,建桥的工程暂时停下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贤明的公子扶苏提着一盆刚出炉的饼,将饼分给正在草棚下躲雨的人们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