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之前奥运会开幕式,被西方诟病的很重要一点就是环保,譬如焰火、鸟巢施工的材料、国内的塑料袋和一次性筷子等等。”
“但他们都是宽以待己、严以待人。”
路宽指了指远处的硕大油罐:“1956年西方有部电影叫《白鲸记》,把鲸脂工厂的血腥场景转化为工业史诗的画面。”
“沸腾的鲸油釜配以恢弘交响乐,把每提炼1吨油脂需6头幼鲸的事实,转化为人类征服海洋的视觉奇观。”
青年导演笑道:“怎么样,叙事视角一转变,是不是觉得看这个问题的视角又不一样了?”
小刘若有所思地点头,更加明晰了他要通过奈飞、中国神话宇宙等所有文化产品和工具进行系统化打造的野心和目的。
文化产品和文化战线的重要性在于,它们能够通过叙事重构和美学包装,潜移默化地重塑公众认知,将历史罪行和现实矛盾转化为符合特定意识形态的“合理”叙事。
西方通过电影、文学等载体,将血腥的殖民和环境掠夺美化为人类文明史诗,用浪漫化的视觉语言掩盖残酷真相,从而在文化层面完成对民众的思想驯化。
在现实中,展现出的特点就是对东大等国的恶意攻击和诟病,再通过文化产品和公智舆论添油加醋和掩盖自己的双标。
被困在信息茧房里的民众其实很难看到真相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