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99章开发暹罗!资源真是丰富啊!

        朱高炽在暹罗王宫的书房内,对着摊开的暹罗舆图,与盛庸、沐英等人彻夜商议。

        舆图上,湄南河冲积平原被朱笔圈出,旁边标注着“水稻主产区”,香料产地、橡胶林分布也一一标注清晰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暹罗物产富饶,若只是笼统推行种植园,未免浪费了这般好资源。”朱高炽手指点在舆图上,语气坚定,“咱们要按资源分布,制定详细开发计划,再以此为引,向大明招商,让暹罗真正成为大明的‘南洋粮仓’与‘资源宝库’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他首先指向湄南河冲积平原:“这片平原土地肥沃,水源充足,是天生的水稻高产区,也是暹罗传统的粮食腹地。此前被贵族占据,佃农耕作积极性不高,产量未达十之一二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咱们将这片土地划分为二十个粮食种植区,以极低的租金租给大明的粮商,再派遣大明农官指导耕种,推广新的水稻品种。如此一来,不仅能让暹罗百姓吃上饱饭,还能将多余粮食运往大明沿海,补充军粮与民食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盛庸闻言点头:“殿下所言极是。江南粮商素来重视粮食产区,若得知湄南河平原的潜力,定会争相前来。只是需得划定好水利设施的修建范围,保障灌溉,才能稳定产量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朱高炽笑着应下:“此事便交由你负责,从抄没的贵族财产中拨出款项,先修水渠,再招商户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接着,朱高炽的手指移向暹罗南部的山林地带:“诸位可知,暹罗在南洋素来以香料闻名?其本地的暹罗姜、香茅草、香兰叶、芫荽等,皆是大明稀缺之物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他顿了顿,语气中带着几分期许,“大明百姓烹饪、熏香,乃至药材制作,都离不开香料,可国内产量稀少,大多依赖西域与南洋商贩转手,价格高昂。咱们在南部山林开辟香料种植园,专门培育这些特色香料,再通过水师商船运往大明,定能获利丰厚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沐英补充道:“臣曾在云南见过类似香料,知道其习性喜温热湿润,暹罗南部的气候正合适。只是香料种植需要技术,得从大明招募有经验的花农前来指导,才能保证品质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