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高炽颔首:“此事你安排人去办,招商时便注明,凡来此开设香料种植园者,朝廷可提供技术支持与运输补贴。”
最后,朱高炽指向暹罗西部的橡胶林:“还有这天然橡胶,暹罗境内多如牛毛,以往只是当地百姓割取汁液制作简单器具,未能发挥其大用。”
他眼中闪过一丝精光,“大明水师的战船需要橡胶密封船缝,工坊里的机器也需橡胶制作配件,此物未来用处极大!咱们将西部橡胶林划分为十个种植区,招大明商贾前来,不仅要采集天然橡胶,还要学习种植橡胶树,扩大种植规模,形成产业链。”
商议妥当后,朱高炽立刻命人拟定招商告示,详细列明各种植区的资源情况、租赁政策与扶持措施,派人快马送往大明各地。
告示中写道:“暹罗之地,物产丰饶,湄南平原宜种稻,南部山林宜产香,西部沃土宜植胶。凡我大明商贾,愿往暹罗开设种植园者,可享三年租金减免,水师护航运输,朝廷提供技术与政策支持,共利共赢,同兴南洋。”
告示传回大明后,立刻引起了轰动。
江南的粮商们闻风而动,成了开拓暹罗的急先锋。
苏州、松江、杭州等地的粮商们迅速集结,短短十日便组织起数十支船队,船舱里塞满了优质稻种、新式犁耙与灌溉工具,还随船带来了数千名经验丰富的佃农。
船队沿海上商路南下,抵达暹罗大明港时,码头上早已挤满了等待租地的商贾。
苏州粮商张大户更是出手阔绰,凭借多年积累的财力,一次性从暹罗布政司租下湄南河冲积平原核心区的两千亩沃土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