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仅高校,就是市里条件不错的初高中也将华清月刊当做学生读物。学生们个人喜欢,想要反复品读的,便去邮局订购。

        也有不少参加工作的青年,读了京都日报了解到华清月刊,抱着尝试的态度订购的。

        投放的是的,追加的则按照一本书三毛五收费。

        在华清月刊第二期印刷出来时,第一期加印的电话还打着呢,并且反馈想要第二期的电话继续。

        阚副校长是哭笑不得,直接将用了这么久的电话专线,给了华清月刊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才一个月的功夫,华清月刊不仅没有亏本,反而盈利不少,卖出去了十五万多份,扣除七成的成本费,也有一万五千多块钱!

        第二期第一批印刷份数已经有二十万份,而且每天还有数千份追加中。

        华清月刊的成员们特别高兴,齐跃进特意召集大家伙儿,还邀请了校领导开了个会议!

        他先让管财务的赵益民汇报了下第一个月的盈利情况。

        当听到一万五千七百五十块时,所有人都被震惊到了!

        除了大报社,几乎没有学校的月刊能够一本八十页彩印,只定价三毛五的,而且他们给作者的稿费是按照最高的标准,相当于月刊的成本一涨再涨,利润占比很低了,竟然还有这么多钱。

        齐跃进笑着将话给接过去,“这次咱们开会,就是为了讨论用这些钱做些什么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